驅動不強 苯乙烯供需整體繼續維持雙弱態勢
瀏覽次數:886 次發表日期:2023-11-28
自進入10月至今,苯乙烯價格持續振蕩運行,主力合約波動區間在8300—8800元/噸,其間產業鏈上下游產品多呈現出更加弱勢表現,原油、汽油及純苯重心均下移,需求淡季下游亦難有挺價表現。在相關品種趨弱帶動下,苯乙烯估值被動修復,從基本面來看,供需整體繼續維持雙弱態勢,驅動仍不強。 原料探底,利潤再分配 無論是油及油品的重心回調,還是純苯的價格回落,背后核心驅動均離不開外需轉弱。 一方面,在需求走弱和減產僵持雙重作用下,原油供需格局存在轉弱預期,對應價格大幅回落,布倫特原油從10月最高點92美元/桶下跌至80美元/桶附近后振蕩運行,初始原料油價的下跌亦帶動汽油和純苯的回落。 另一方面,汽油淡季需求明顯回落,對應的調油經濟性不斷下滑,而歧化利潤則不斷修復,亞洲甲苯歧化利潤上調至150美元/噸以上,芳烴整體產品出率將隨之提升,打壓純苯價格走勢。 苯乙烯成本重心下移,但短期自身供需偏平衡,集中檢修提供了一定支撐作用,因此利潤呈現被動修復走勢。最新數據顯示,非一體化生產利潤在-665元/噸,PO/SM生產利潤在-299元/噸,整條產業鏈利潤從原材料部分轉移至苯乙烯生產環節之上。 供需雙弱,驅動看遠端 傳統淡季階段,苯乙烯三大下游成品庫存高位難以有效去化,壓制著利潤及開工表現,ABS、EPS和PS生產利潤最新分別在-1343元/噸、220元/噸、105元/噸,EPS和PS尚能維持盈利,ABS正處于虧損極值,而ABS、EPS和PS開工率分別在75%、55%、61%,均處歷年低位。同時供給端處于階段檢修高峰期,最新開工在73.35%,亦處于歷年偏低水平,此波檢修將延續至12月下旬,在此之前供需矛盾不激烈。 根據統計產業鏈上下游投產計劃,2024年苯乙烯新增產能在163萬噸,三大下游ABS、EPS和PS新增產能分別在216萬噸、67萬噸、146萬噸,下游折合新增產能對苯乙烯的需求量在348萬噸。若以上新投產能實際落地,苯乙烯供應寬松格局將得到很大緩解,且節奏上一季度轉變最大,驅動有望向上。 結合上述分析,從驅動層面看,苯乙烯不存在大跌風險,反而隨著供需格局轉變,相對估值及絕對價格的上行空間或許被打開。 進口放量,港庫略累積 外需弱于內需階段,部分化工品外盤價格下跌幅度大于國內,近兩周純苯及苯乙烯到港有所放量,但出港量變化不大,進而導致港口庫存向上反彈。本周到港量仍偏高,港口庫存將繼續累積,持續壓制純苯及苯乙烯價格走勢。 中長期來看,進口如何演變很大程度上會和外需息息相關,而外需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韌性相關聯。全球系統性風險爆發的跡象暫未觀測到,因此我們認為外需繼續走弱程度不深,進口也多為中短期放量。 綜合來看,苯乙烯估值階段性有所修復,短期基本面缺乏更多驅動,原料弱勢和進口放量拖累了絕對價格走勢。中長期來看,若海外需求轉好、原油價格企穩,同時內需受到政策提振,再配合苯乙烯上下游投產節奏的轉變,苯乙烯則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。
消息來源:化工制造網